日前,山东省教育厅公布2025年数字化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应用典型案例评选结果,全省共评选出典型案例257例。
此次青岛入选的典型案例中,有教育行政部门申报的案例3项,分别是青岛市教育装备与信息技术中心的《国家平台长效赋能青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》,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和体育局的《数智赋能区域发展“一核五驱三靶育”西海岸模式》、青岛市崂山区教育和体育局的《AI赋能助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》。
中小学校(含中等职业学校、幼儿园)申报的案例中,青岛有13项入选,分别是:青岛三中的《数智赋能听评课的创新实践与成效研究》、青岛七中的《数智赋能:数字化教学的七中行动》、青岛市晨星实验学校的《智能化脑机接口技术赋能孤独症教育创新实践》、青岛君峰路中学的《智绘船影,数说历史》、青岛平安路第二小学的《数智评价,让学生的成长看得见》、崂山区松岭路小学的《数据驱动,助力高质量课堂精准落地》、青岛西海岸新区齐鲁第一实验小学的《数据赋能,打造智慧课堂》、青岛城市管理职业学校的《基于2A实现中职班级数智化管理的实践》、青岛烹饪职业学校的《AI 重塑刀工实训新课堂,数智引领培养新方向》、青岛华夏职业学校的《探索数字育人新基建,打造智慧融合新场景》、青岛经济职业学校的《数智赋能变革,教学诊改与信息化融合实践》、青岛商务学校的《数智驱动下电商物流跨专业实战育人生态构建》,以及城阳区桃源居幼儿园的《数智体适能,运动更精彩》等。
作为全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先行者,崂山区智慧教育频频出圈,2021年获评教育“双减”十大典型案例,2023年成功入选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单位。从2023年开始,崂山区实施教育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,打造出覆盖教学全场景的智慧教育生态,绘就了“AI驱动精准教学”的崭新图景。
首先,崂山区优化与升级教育数字基座,k8凯发官网为学生配备3万支智慧笔,在全区中小学1057个教室中部署AI课堂评价分析系统,实时采集学生的学业和学习行为、教师的教学行为,日均处理量达1.2亿条,初步搭建教育智能治理体系;建立“知识点-素养-题目”的动态关联矩阵,覆盖2.7万道试题,实现学情诊断响应时效从72小时压缩至15分钟。
2025年,随着教育数字基座接入DeepSeek大模型,崂山区正式迈入“AI+教育”深水区。将3万套学生智慧笔盒升级为学习助手,结合大数据实时解析学生学习轨迹,并提供动态知识推送与薄弱点精准干预,打造无边界的个性化学习体验;在教师侧,依托山海AI助教系统重塑高质量人智协同的教学设计,实现教学策略与教学资源的优化与适配。
崂山区教育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实践,显著促进了师生共同成长和学校发展,学生每天的作业完成用时减少了30%;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9科优良率100%,校际差异系数≤0.15,教学质量达优质均衡标准;体质普测优秀率提升了15.27%,区域教育质量实现结构性跃升。
这场以数据为笔、技术为墨的教育变革,正在崂山大地描绘出“公平而有质量”的教育新图景。中小学生源早已从“外流”变为“回流”,人才“引得来”也“留得住”,崂山区正在成为全市瞩目的教育新高地。